登录注册










精华区 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主题 : 梦想在远方,回味我们每个人的青春楔 子
级别: L4
显示用户信息 
60楼  发表于: 2011-12-04  
儿童色情,人兽等内容均为诈骗内容!我们不接受且一旦你分享任何相关内容将会立即封号处理并保留法律证据。发现资源描述不符,错版发帖请使用贴内举报功能举报

  第三十七章少林寺,我来了!
  洛阳。
  洛阳终于就要到了。
  李思城就要下车了。沿途再也没有什么让他能记得住的东西。火车上的人都是过客,包括张氏兄弟。李思城知道这一辈子也不可能再见到他们。但他还是很真诚的留了家里的地址。
  李思城是第二天抵达洛阳的。临别前张留根买了一只烧鸡送给他,是河南的“道口烧鸡”,在三门峡站就买了。李思城在下车后就找个无人之处把它吞了。
  这一路,李思城看到了中原的广袤,感受到为什么历史上有“逐鹿中原”之说。他看到了西安的古城墙,那曾是“开元盛世”时的首都;他看到了潼关。这个县城在历史上也有名气,甚至有人称它为“天下第一关”,在唐代,攻到潼关就等于是兵临城下了,李思城联想到《说唐》里的一些情节,一种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他路过华阴县时,有乘客指着火车窗外白云的深处讲,那就是西岳华山。华山剑派还存在么?在九大门派中,华山派也算是武林中不可轻视的名门正派了。李思城又联想起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来;他在快到三门峡的时候,还看到了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不过,李思城看到的黄河在平坦的中原地带没有那种“天上来”之势,却一片浑浊,在火车上看不到它在流动。总之,李思城被绵延千里的平原折服了。他想,八百里秦川都是平地,那么,地球怎么会是圆的呢?

  不过,洛阳到了。他就要到少林寺了。还是先把繁乱的思绪收起来吧。
  洛阳曾为九朝古都,是河南一大重镇。
  洛阳龙门,洛阳牡丹,洛阳白居易,都是叫得响的物事。
  洛阳是古风沉淀的地方。
  洛阳的火车站宽敞明丽。李思城一下火车,就被淹没在人流里,淹没在陌生的面孔里。

  李思城的衣服已经很脏很破。他顾不上这些。他很快打听到直达少林寺的公共汽车。
  两块钱的车费。现在,李思城只剩下两块钱了。
  李思城是下午坐上直达少林寺的汽车的。车内全是河南人。他们每说一句话都几乎要带上一个字“中”。车窗外是河南的土地和农舍。这农舍由一个个院落构成,再由一个一个院落连接成一个一个的村庄。这些房舍多是由土墙和砖瓦构成,有的房舍只盖了半边。但不论怎么盖,每一个院落前面都有门楼。门楼或高或低,却都贴着对联。由于时间过长,风已经把红纸吹得发白,但龙飞凤舞的毛笔字却黑而亮。有的人家的门楼上还做了飞檐,挂了灯笼,看上去气派极了。李思城想,从一户人家的门楼大概可以看出贫富来。

  汽车在广阔的平原上穿行。村落毕竟占地面积小,而更多的是一望无垠的土地。农民们正在傍晚的霞光中砍林立的玉米杆子。有的人家已经堆起了小山一样的玉米杆子,就点火焚烧。烈火熊熊,有黑如乌鸦的东西在火焰和青烟的上空翻飞。李思城知道那是干玉米叶子充分燃烧后剩下的烬。中原的大地被彩霞镀成金黄,被这四野的烟火烧得火红。李思城默默地望着窗外。他想,自己的家乡要是像这片大地一样平坦,姐姐就不用挑一担水沿着陡坡向家里爬了。

  李思城一刻也没有错过景物。他看到了白马寺。白马寺被深深地院墙包围着,只能看见寺内的楼宇挺立着,显示着它的古老与沉静。那里面有高僧吧?李思城想。李思城突然有一种厌倦尘世的念头。他想,一个人的一生要是都在寺院里度过,古佛青灯,虽然寂寞,但也少了人世间的烦恼。不过白马寺在他的面前晃了几下便不见了;过了不久,他看到了唐僧寺。寺前正有几个剃着光头的小和尚正在舞刀弄棒,姿式极为美妙。李思城的胸中涌起了热流。他想,这中原果真和自己想像的一样,是一个练武之乡。看那些小和尚轻灵的动作,显然是已经有了相当的武术造诣了。想到自己马上就要到少林寺了,他感到这是不可思议的事。自己从小就做着的梦,难道就要实现了吗?他的心砰砰地跳起来。

  车已经驶向一座山。他忍不住问一位三十来岁的人:“前面就是嵩山了吗?”那人倒挺和气,打量着他,问:“小兄弟是到少林寺学武术的吗?”李思城想不到对方一眼就能看破,连忙答道:“是。”那人说:“你是南方人吧?在少林寺学武术的南方人可多了。前面这座山叫‘十八盘’,过了‘十八盘’就是少林寺。”李思城谢过那人,突然感到一阵畅快。不管怎样,自己千里迢迢奔波,终于找到了少林寺。他暗下决心,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把少林寺的绝学到手。将来他走出少林寺,就是一位身怀绝技的“大侠”了。

  汽车沿着盘山公路吃力地向上爬。到底是不是十八个弯,李思城没有数。反正车是从一个山坳里穿进去了。

 
级别: L4
显示用户信息 
61楼  发表于: 2011-12-04  
儿童色情,人兽等内容均为诈骗内容!我们不接受且一旦你分享任何相关内容将会立即封号处理并保留法律证据。发现资源描述不符,错版发帖请使用贴内举报功能举报
  
  天昏暗下来。两边有山黑乎乎地直压过来。渐渐地面开阔一些,有灯火星光般射进车窗。渐渐灯火繁密,房舍林立,路面也平坦了许多。“少林寺,少林寺。”那个肥胖的售票员漠然地叫着这个名动天下的地名,而李思城神经绷紧,三步两步窜下车门。
  马路上空空的。冷冷的秋风卷着粉状的灰尘袭来,胀痛了李思城的眼。李思城伫立着,他不知道该往何处去。在异乡的风中,他惶然了。
  眼前是一个三叉路口。两边是林立的房子,有高大的围墙围着。黄昏里,有阵阵吆喝声传来,整齐而宏亮。李思城想,这肯定是练武的声音。他握了握拳头。他感到嘴唇干裂喉头干涩。他很想找口水喝。可是,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哪里有水呢?还是先找到少林寺再说吧。
  李思城犹豫了半天。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他终于起步向灯火密集的地方起去。
级别: L4
显示用户信息 
62楼  发表于: 2011-12-04  
第三十八章夜宿少林外
  李思城不该在这个时候看到饭店的。
  光洁的道路两旁,基本上都是饭店。喷香的炒菜在冷冷的晚风中发出要命的诱惑,把李思城的胃搅得翻腾起来。他连咽了几口口水,双腿已经不听使唤,软得像面条似的。这时,一个中年妇女走过来一把拉着他的胳膊,操着河南腔说:“小兄弟,俺店里有各种小炒,尝一尝吧?”李思城用普通话说:“我吃过了。”随即又咽了一大口唾沫。那妇女甩开他,又盯向别的行人。李思城忽然走过去问那妇女:“大姐,少林寺在这里吧?”那妇女倒还热心,向前一指:“顺着这条道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到了。”

  李思城来了精神。他想,终于要见到自己不知多少次梦到的少林寺了。他提起精神,拖着软软的腿往前走去。大道两旁张挂着很多牌子,诸如:“少林寺精选器械专卖店”、“少林正宗刀剑铺”、“少林十八般器械销售中心”、“少林武术服装经销店”等,一看就知是卖练武的行头的。再往前走,两旁都是整齐的柏树,丈把多高,绿油油一片,顿感清凉。借着四面发出来的灯光,李思城看见树荫里有很多空地,三五成群的人影正噫噫哈哈地练功,尘土飞扬。

  几分钟后,李思城来到一个高大的门垛下面。已经关了大门,有铁栏铸成的小门通向里边,不过被一戴大盖帽的人看着。那小门其实不小,能过拖拉机,进进出出的人都穿着运动服装,那人也不管。但当李思城想闯过去时,那人便喝道:“干啥的?”李思城一惊,不知说什么才好,只得退了回来,转身走进树丛中。
  借着灯光抬眼望去,那高大的门楼上隐隐约约地写着“天下第一古刹”的字样。虽然刚才被喝了回来,但看到这几个字,李思城心里一热!终于找到了,少林寺!我梦中的少林寺!这就是当年李世民被少林棍僧救驾的少林寺!这就是许世友将军当年苦练功夫的少林寺!不管要吃多大的苦受多大的气,一定要进入少林寺,学得真本领。当年许世友刚到少林时不是受了很多罪吗,据说他是打破了“十八罗汉阵”才得以还俗,跟随毛主席革命的。如果一定要出家才能入少林,那也得把头发剃了再说。可是林如凤?不管了,现在学艺要紧。当年杨露禅为偷得太极真传,竟不惜做苦工。李思城啊李思城,你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坚持下去!

  他的信念又像火一样燃烧起来。他又摸了摸口袋里仅剩的被臭汗浸湿的两块钱。这一路来他不知摸了多少次。这可是保命的钱啊!不到万不得已,决不拿出来花!今天这饭干脆不吃了,忍着吧!看那个看门的家伙样子很凶,不能进去了。看来少林寺真还不是随便能进的。过了这一关肯定是寺院了。要不等明天再说吧。晚上不太方便。等明天早上吃碗面条有了精神后再去闯一闯。车到山前自有路。不在乎一个晚上。

  李思城与自己不停地对话。这时他看见昏暗的路灯下走过来一个光头和尚。身材中等,穿一袭黄僧袍,袖子里能装进去一个小孩,而脚脖子处绑着,下面是一双僧鞋,走起路来呼呼生风,径直穿着那条小道往里走。李思城心里突突地跳。他真想跑过去一下跪在那和尚的面前用眼泪去感化他。出家人慈悲为怀,他肯定会收他为徒的。但李思城还是犹豫了,毕竟这太突然,毕竟这不是古时候。他的思想作着剧烈的斗争,那和尚已经走得不见踪影。

  还是明天再说吧。反正,明天一定得进入少林寺。
  他找了一棵大树,背靠着坐下来。实在太累了。他需要休息。
  四野不时传来喊杀声。李思城极目望去,两边都是山,黑黝黝的,也不知道它有多高。那不知从哪些地方纷乱传来的呼喝声震荡着山野,豪放,激越,仿佛千军万马正在厮杀。
  明天再说吧。李思城强行闭上了眼,把双手捂紧肚子。他听父亲讲,马饿了得给它紧紧肚子。人饿了是不是有效?他无奈地这么做了。反正只有一个晚上,忍着吧!
  天空无星无月,黑暗把山箍得很紧,同时也箍住了李思城的思绪。他的眼睛缓缓地合上了。
级别: L4
显示用户信息 
63楼  发表于: 2011-12-04  

  第三十九章无钱难进门
  “一、二、三、四”。
  李思城被一阵阵暴喝声惊醒了。
  天还没有亮。大道上脚步声震天,地皮被震得乱颤。有惊慌的鸟四处朴楞楞乱飞。
  李思城伸了头从树丛中看过去,但见黑压压的一片,什么也看不清。

  他突然感到肚子很疼。睡得太死,受凉了。浑身上下都被茫茫白雾湿了,忍不住打了几个寒噤。中原的秋天,并不像南国的秋天一样温柔。一个露宿荒郊且又饿又累的人是抵抗不过这种寒气的。李思城想站起来,但浑没有一点力气。他突然清醒也意识到,在这种情况下是绝不能生病的。如果生病只有死路一条。他又摸了摸最后的两块钱。他决定今天早晨一定要吃点东西,胃已经很疼了。

  雾气散后,清晨的空气湿润清凉。各种卖小吃的小车挤满了大道两旁。李思城在一个摊前停下来,要了一碗稀饭和两个包子,一张嘴全部下肚,肚子里还在拼命地要。李思城又吃了两个,才把肚子里的响声消除。一结账,吓了他一跳:一块钱!这在家乡一天的饭钱都有了。但他没有说话。因为这是河南,不是四川。而且,他看到一个满头是汗且穿着练功服的小伙子一下掏出三块钱吃掉了。

  他又向那个写着“天下第一古刹”的大门走去。在亮丽的晨光下,他终于看清了大门旁边有一块小牌子写着:票价一元。原来从这里经过是要钱的。他迟疑了。只剩下最后一块钱了。进去了怎么办?他又转身回来了。
  行人匆匆。没有人注意他。他就像一条饿狗一样来回转悠。
  红日已经爬上了前面的山。他终于狠下心来,买了票。他跨过那一道门时就暗暗发誓:死也要死在里头!不然,再没有钱买门票进来了。
  过了这个大门,李思城走了几分钟果然就看到了少林寺。千年古刹在赫然出现的李思城的眼前。高大的红墙随着山势蜿蜒而上,寺前是一片平地,其间柏树林立,足有上百株,都高大而壮实,在排列整齐的方砖中挺立,俨然一派宏伟气象;正中有一山门,上置一大匾,正中书“少林寺”三字,金光闪烁,笔力遒劲,一看就是大家手笔;寺内松柏森森,殿院错落,似有上千家房舍;广场外是一条小河,河道的杂石中有清水汩汩涌出,叮咚有声;小河对面是一个村落,与中原的普通村落别无二致。此时的广场上柏树间,有光头和尚或伸拳踢腿,或舞刀弄枪。其中有一光头舞动九节鞭,那鞭在他手中匹练般飞舞,忽钻裆疾射,忽缠腕绕脖,如蛇般灵活,把李思城看得痴了。看电影《少林寺》时,毕竟在银幕上,而现在,这个神话就在眼前,但李思城反而恍若梦中。


 
级别: L4
显示用户信息 
64楼  发表于: 2011-12-04  
   
  在广场上练武的都是和尚。光凭那些眼花缭乱的动作,足以让李思城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看了看那山门,一个和尚抱着手臂斜靠于朱红小门边,手里拿着一把票。这时有一金发碧眼的老外走过去,掏钱买了票,然后就进去了。李思城搞不明白的是,这少林寺是习武重地,也可以参观吗?但过不多久,又有不少人购票入内了。太阳升到三四丈高时,拿相机拍照的游客鱼贯而入。

  李思城心里直打鼓。心里想好的一切办法都动摇了。他一直在广场上转了很久,还是没有勇气走向山门。这时已有转悠完寺院的游客出来,于山门留影,灯光乱闪。
  “我一定要进去瞧瞧!”李思城咬了咬牙,硬着头皮向山门走去。那守门的年轻和尚一伸手拦着了他,只说了一个字:“票”。
  李思城脸红了。他嗫嚅着说:“我……我是来……学武的……”那和尚翻了翻眼,上上下下打量着他,嘴角露出了一丝轻蔑的笑:“学武?这周围那么多武校,可以去啊!”
  “我……我想进去……进去学。”李思城发觉脸很烫。
  “就凭你?”那和尚嘲笑开了,“你以为谁都可以学?你带了多少钱?”
  “没……钱……我是从四川来的……”李思城不知说什么才好,想好的话一句也说不出来。

  “得了得了。”那和尚说:“要买票赶快买,三块一张,不买赶紧走!”
级别: L4
显示用户信息 
65楼  发表于: 2011-12-04  
第四十章咫尺是天涯
  李思城的心里一片茫然。他怏怏回到广场上。他的心受了伤。他的一切设想被这个和尚的话全部击破!
  少林寺?这就是我理想中的武林圣地少林寺?
  少林寺是一个只认钱不认人的寺院?
  如果真是那样,那么我不远千里来干什么呢?

  李思城心乱如麻。他的脚步沉重得像上了镣铐。
  已经过了晌午。李思城几乎绝望了。他现在已是身无分文。他抬眼看着那高大的院墙。干脆翻过去吧。在学校时自己不也是翻过墙吗?这年轻和尚一看就不像是武林高手。或许年老的和尚不一样,肯定还是会收我为徒的。是啊,自己想得也太简单了。要是谁都可以进少林寺,那学武的人肯定会挤破这山墙了。李思城啊李思城,你还是经不起考验,这点小挫折算得了什么。此路不通,再想别的办法嘛。千里迢迢地来,就这样走了?况且,身无分文了,怎么走?现在已经是绝路了,不是能练上武功就是死在这里!别无选择!先围着墙转转再说吧,说不定能碰到善心的老和尚,会收我为徒的。一定会有得道高僧被我的精神所感动的!

  他胡思乱想着,顺着墙脚的小道往山上走。这山墙实在太高了,无论怎么跳,手臂也够不着。而且,谁敢在这里翻墙?那还不是耗子舔猫屁股——找死?
  明晃晃的太阳下,李思城已经爬上了山坡,可以把目光越过坡下的院墙看见里面的风景了。
  突然,他发现红墙上有人用钉子什么的硬器划出了字迹。仔细辩认,原来是一首打油诗:
  我辈痴心寻少林,
  千言万语难进门。
  可叹禅房今已变,

  只认金钱不认人。
  署名为:一江西少年。
  九月的阳光照着李思城的脸。那是一张盛满灰尘和疲惫的脸。他痴痴地伫立着,像寺前历经千百年沧桑的老树。
  少林寺是中国武术的一种象征。千百年来,关于它的传说足已编成几本比砖头还厚的大部头。改革开放后,少林寺活跃了。走出去请进来,开门办学,成立武校。一系列活动都是为了光大少林武术。于是,这片曾经沉寂的土地热闹起来了。大大小小的武校簇拥在寺院周围。穷为文富为武。在武校练功夫的青少年们,多是不好学习而喜欢打斗的。他们拿着父母大把大把的钞票,在这里挥霍着。但有一点,他们练武相当刻苦。他们真敢把血肉身躯往沙袋上撞,真敢把铁样的拳脚往别人身上招呼。虽然现在根本找不到像当年许世友那样每天打破两个沙袋的例子,但那厚厚的练功服却也穿不了几天就破烂不堪。擂台上比武,同门决不相让,往死里招呼,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是不能作弊的。

  在这些有钱人家的孩子们练功练得如痴如醉的时候,李思城却在一个小小的餐馆里干活。他在那个痛苦的艳阳天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一定不要放弃自己的选择。他从来都没有怀疑过自己的选择。既然选择了,就要去做,这是他一贯的行为准则
级别: L4
显示用户信息 
66楼  发表于: 2011-12-04  

  第四十一章在少林寺门口干跑堂
  餐馆名叫“会友”餐厅。大手大脚的老板娘姓朱,三十多岁,在李思城惶然的请求中竟爽快地答应了。餐馆在少林等大门以内离山门百步之遥,面积仅三四十平方米,其实只能算个简易工棚。此餐馆主要经营牛肉拉面、水煎包、登封烧饼、羊肉汤、肉夹馍等快餐以及一些炒菜。武校的学生吃饭快,吃完了好去练功,基本没有在这里一坐就好半天的。所以,李思城很忙。李思城是专门“跑堂”的,那每碗热腾腾的油汤全是由他的肉掌端着放在顾客的桌子上。每天,李思城扫地、抹桌子、端碗、洗碗成了流水作业。一个月的工钱是一百五十元钱,而且管吃住。当然,所谓“吃”仅为顾客剩下的残汤剩饭,因为老板娘好这么吃;住,就是裹紧一床破被子睡在餐馆里屋的一张破床上,说穿了就是为老板娘看这个棚子。老板娘每天都要回少林村里去陪他那个专卖武术器械的半大老头子。李思城每天天不亮,在别的武样学生吼着“一二三四”跑步热身的时候,他就得到二里外的菜庄去割肉买菜买用料,头上星星点点的汗水决不比跑步的学生们少。

  现在李思城已在这里干了一个月。一个月的的收获并不小:买了一个帆布包,一个日记本和一支钢笔,买了一身最便宜的练功服。不管怎样,他总算可以把自己一些小零碎的东西放进包里而且锁上了。特别是林如凤那封沉甸甸的被汗水浸湿了的信,终于可以放在一个干燥的地方了。但他没舍得看。就如他每天吃饭时把仅有的一两块肉扒到碗边,留着最后慢慢地放在嘴里含着等它融化一样。

  然而这些,李思城都不认为是一种生活上的改变。他每天忍气吞声地干着这份工作,无非是为了挣点儿钱,混熟了地方,再伺机进入少林寺练习武功。一个有理想的人是不会太计较当前的生活状况的。
  机会终于来了。老板娘手艺不错,会做一种一咬就稣的点心,属于素食,是专门为寺内和尚们做的,仅仅放了菜油而已。因为和尚们长期享用并没发现放了猪油,便常来定做。这其间有一位四十多岁的和尚名叫释永水,几乎一个星期要来三趟。这个和尚没有什么特别,熟悉他的人都没把当回事。据老板娘讲,永水姓张,河南平顶山人氏,因老婆偷了人,顿觉人世充满虚假,产生皈依佛门念头,便遁入空门,削发为僧。取名释永水,是因为凡佛门弟子系佛祖释迦牟尼嫡传,因此姓释;排辈下来,第三十三代为“永”字辈,加上他原名张清水,故取最后一字,法号即为永水。据说少林寺讲究极严,那些武校的学生们是很羡慕这种“法号”的。只要有了法号,就算是少林寺入室弟子,是要在达摩祖师像前叩拜且得到长老受戒的。即使是俗家弟子,不用在头上用香火烫出几个永生相伴的疤来,但也要严格按照祖师的规矩,除免去受戒之苦外,其他一切礼数一个也不能少。

级别: L4
显示用户信息 
67楼  发表于: 2011-12-04  
   
  永水是个文僧,专修经文而来,早晚殿做功课,心无旁骛,渐入佳境。不过,因为半路出家,自然在同门中受点排斥,诸多杂事便让他去干。永水既已诚心向佛,小节不拘,严格把经文内容落实到日常事务中。少林寺文武两僧其实并驾齐驱,然而毕竟是武林圣地,坐而论道已经是古时佳话,今日寺僧仍然以武为高,且红尘中人对武僧也有偏敬,纵使文僧道行高妙,也不过一幅臭皮囊而已,不会得到尊重;况且,像永水此等半路出家之人,想从弯腰踢腿练起,已成困难,能安心修行,静诵藏经阁千万本经书,已是平生大快。所以,永水修行几年,已然悟出人间诸多事物,虽然曾为俗人,而今已然有些仙气,便不理会后辈武僧们的不敬,自顾自早晚上殿诵经,在缕缕青烟和明灭香火中参悟禅机,自得其乐。
级别: L4
显示用户信息 
68楼  发表于: 2011-12-04  
 第四十二章结识永水和尚
  当然,寺中的杂事仍然由永水去干。他每次到李思城所在的小饭馆里来,看着这个满头大汗的孩子,都要默默地观察一番,好像李思城与他的经文内容有什么联系一样。李思城从老板娘那里得知了永水的故事,倒也非常敬佩此人。不管自怎样,永水毕竟是少林寺正式僧人。如果少林寺是一座皇宫,那么永水至少也算得上是皇宫里的人,至少也会上非皇宫内人刮目相看。况且,永水的的僧袍上绝无半点油污,甚至没有半点灰尘,简直和电影上的和尚一般无二;光凭他彬彬有礼的样儿,李思城甚至怀疑他已经快求得正果了。每一次,李思城总是小心地洗了手,用干净的纸把饼包好,像呈公文一样把头一低,双手往上斜托着递过去。永水和尚非常感动。大概,这是他在这个地方惟一受到的尊重了。他每次离去时总是身不由已地转过身来用充满智慧的眼神看看李思城,使李思城既感动又惶然。

  老板娘说,不要把这些和尚当回事。他们表面文文静静的,其实私下里什么坏事都干!俺村里闺女们的肚子谁搞大的?少林寺这屁大个地方,这些大男人们谁个不吃腥?李思城心里难过,好像有人举报他老爸出去嫖娼一样。看他不服气的样儿,老板娘又说,你才来几天?俺村里就逮着好几回。半夜里,掀开被窝就发现了光头和尚,这两年乱了。你才来几天,俺在这村里住了几十年了,啥没见过?这些和尚!

  李思城赶忙去干别的活儿。他不想听老板娘唠嗑这些。这简直是对少林寺的一个诬蔑嘛!即使像老板娘说的那样,那女方也有责任嘛!这种事情又不是单方面可以完成的。况且,有没有这样的事,难说得很。像永水那样的和尚,怎么可能呢?反正李思城开始讨厌老板娘了。他想,总有一天会离开这个嘴碎的妇人的。她有努力榨取自己劳力的同时不断地把自己当成一个忠实的听众,讲一些只有妇女们在一起才感兴趣的话题强迫李思城听。李思城在日记里就写过“老板娘强奸了我的耳朵……”

  这一日,李思城洗完碗,又去少林寺门前看武僧们练功。忽见永水坐在石墩上微笑着看着他。他很友好地走上前去同永水打招呼。永水示意他坐下,直截了当地对他说:“小兄弟,你是来学武术的吧?”
  李思城心里一惊。心想这和尚眼力很不一般,一眼就看穿了自己的心思。永水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少林武术,本是源远流长。佛祖当年主要是以修习佛法为主,练武强身为辅,强调‘无我,无为’,哪料想今日,倒转乾坤。学得三招两式,就要求比斗,把武术当成争名夺利的工具,且不悲哉!小兄弟,看你平日在餐馆奔忙,想必是无钱习武吧!这种例子太多。有的学生,不远千里来到少林,而因无钱终返故乡。去年,湖南一中学生前来寺中,结果连路费都没有。幸好碰到我们几个师兄弟,帮助凑了点盘缠才得以回乡。我观察了你很久,觉得你面善心慈,必是有用之人。方丈在与我等授课之时,强调佛门中人,必以善心面世,每日三省其身。小兄弟,你我有缘,方得结识,你尽管把想法说出来,我如能给予点滴帮助,自当尽力。”

  李思城只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他差点流下泪来。来少林寺快两个月了,这是他梦中无数次出现的场景,为什么等得他的梦快要破碎的时候才出现?他诚恳地说:“大师,我来自四川,自小崇尚武术,来到少林寺,只是为了学得武术,不论吃多少苦我都愿意。”接着,他把自己的经历作了介绍。
级别: L4
显示用户信息 
69楼  发表于: 2011-12-04  
 第四十三章永水指点李思城
  永水沉吟良久,说道:“你这种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年轻人,你得考虑好,进少林寺得出家的。我认为修行的方式很多,入空门仅为一种。你还年轻,大有前途。而我呢,的确因为不愿再于尘世逗留,半路才出家。出家又怎么样呢?寺中一些出家人不也经常犯错误?只要心中有佛,多做善事,就是佛门之幸!况且,出家是要在地方政府部门开证明,经少林寺考察后才可以加入的。少林寺有一个武僧团,平时练功护寺,如果搞交流活动,武僧们便去表演。说真的,我来少林寺已经快十年,寺中真正高手已经不多,大多都是看不惯现在这种开山办学的行径,独自归隐或云游去了。我的四位师叔,原称‘少林四绝’,现在不知归隐何处。我虽不懂武功,但却知道,少林寺那么多家武馆传授武术,已经不是纯粹的少林武术。你到全国别的武术馆,学的东西都差不多。真正的武术是秘传,公开了的武术只能是大众化的表演武术,实用价值不高。小兄弟,不如听我一言:穷为文富为武,看你能吃苦,不如回去好好上学,学好文化才是正道。你要没钱,我可以给你想想办法,凑个路费啥的。”

  李思城的心里在剧烈地打鼓。这是一个在少林寺内生活了近十年的和尚的忠告,他找不出理由反驳。可是,他的心隐隐作痛。难道就这样放弃了吗?不!不能!自己不远千里受尽折磨来到这里,却无功而返,这绝不能!他突然大声对永水说:“大师,我绝不回去!我已经决定了,学不到武术决不回去!求求大师,您一定要帮助我找一位师父,我一定会听他的话,吃多少苦受多少罪我都愿意!”

  永水叹息了一声,垂首念了一声“阿弥陀佛”,半晌不语。良久,他似乎被李思城的决心所感动,站起来说:“我有一师弟,名永杰,十岁入少林寺,受过德禅方丈真传,号称‘少林七十二绝命腿’,得过郑州少林武术节散打冠军。他与我感情比较好,我可以引见引见。不过,这人脾气暴燥,耳朵被人打得不太好使,收不收你为徒很难说。但是,如果你要是能拜他为师你,是你的造化。他的少林寺中,年轻一辈几乎无人敢与他动手。这方圆几十里,谁不知道他?他现在还俗在偃师县龙口乡老家办了武校,据说发了。他已经很少到少林寺来。不过,每次来他总还是会来看我的。”永水的眼睛里有了光芒。

  李思城激动起来。毕竟,这个消息太令他激动了。像永水这样的人,是决不会骗人的。况且,谁会骗他这样一个身无分文的外乡孩子?
  永水沉思了一下,说道:“这样吧,你还是在饭馆里先干着,等我的消息。咱们以后算是朋友了,我今天就带你到我的禅房里去看看,你可以经常去找我。”
  永水带着李思城径直走进山门。永水对守门的那个小和尚说:“这是我的亲戚,以后他要进来找我,就让他进来。”那小和尚把单手竖在胸前。
  这是李思城真正进入寺中。进入大雄宝殿,李思城看到了佛祖释迦牟尼的像,看到了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图,同时也看到了当年寺内武僧练功时在青石地板上留下的脚印。
  永水住在大雄宝殿旁的一个陈旧的厢房里。走进去,一股淡淡的檀香味冲进鼻孔。屋内陈设简单,一桌一床一椅一木鱼一经书。经书乃线装,页面发黄,显然年头久远。永水从旁边一小屋取过苹果一个,递给李思城。
描述
快速回复

单纯回复沙发,板凳等无意义内容将被删除帐号.请认真回复.可以去公告区学习.
认证码:

验证问题:
狼友聚集地? 正确答案:avlang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